2020年春学期,为了防控新冠疫情,机电系按照学院的要求开始了一种新的教学方式:网上教学。网上教学看似是一种被动之举,从另一个角度看也是一次实战机会,把疫情时期的学习与教学模式改革这一长远任务结合起来,这次疫情为教学改革提供了实践契机。从学生角度,把这场疫情危机应对的过程引入学生的学习内容和活动之中,提供了学生结合亲身经历的学习情境和学习资源;提供了师生分离的远程学习体验,营造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从教师的角度,失去面对面维持课堂学习纪律的条件,提供了更多思考如何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有效性和针对性的空间。截止目前为止,机电系共开出《理论力学》、《机械设计》、《自动控制理论》及《液压与气压传动》等29门必修课,课程主讲教师根据学院的安排,提前确定了慕课或qq群等教学方式,预演并熟悉网络教学工具的使用方法,做好网络教学的准备。
2020年2月23日晚18:00,钱志良老师就与18机电班的学委郑玉霖同学,测试了qq群网络教学的效果,确认了分享的屏幕内容清晰,语音及换屏流畅,效果较好。
2020年2月24日8:00,钱志良老师就进入了“18机电《机械设计》”qq群课堂,做好了《机械设计》课程网络教学的准备,到8:30,学生也都提前进入了《机械设计》qq群课堂,说明学生学习态度端正,学习积极性较高,这也许是网络教学新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机械设计》qq群课堂教学已进入第4周,从学生反馈的情况来看,网络教学的视频和音频都流畅清晰,没有问题;从qq群课堂的学生人数来看,学生也都能按时参加网络学习。但是,学生进入群课堂后是否在认真学习不好监控,虽说能即时提问,但群课堂的模式转换也很费时间,因此在接下来教学中,还需要深入探索新的方式,希冀既能实现实时教学,又能实时监控学生学习动态,保证线上课程学习质量。
钱志良老师上课现场
《机械设计》网课的学生截图
梁志涛老师主讲《液压与气压传动》这门课程,在进行了3周的线上教学后,梁老师颇有一些心得体会:
1.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选择好网上教学的具体方式
网上教学的方式有很多种,比如:中国慕课、超星等软件平台、qq群直播。在上课之前,梁老师经过思考决定不采用中国慕课、超星等软件平台,是因为这些软件平台有太多学生在用,网络效果不会达到最佳,上课效果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梁老师决定采用中科云教育网站上的网课资源,苏州大学盛小明老师录制的《液压与气压传动》视频进行授课,这个网站不是学院推荐的,用户量不会太多,所以观看效果可以。梁老师就让班上学生都注册了网站的账号,第一周的课程准备让学生观看视频,同时通过qq群进行讲解和答疑。但是在没有正式上课的时候,很多同学都提前观看了视频,甚至出现了刷课的情况,梁老师觉得这种方式也不太好,决定不让同学单独注册账号单独学习,而是采用qq群分享屏幕的方式直播教学视频,在上课的时候播放教学视频,学生们在屏幕另一端进行观看,在需要解释的地方老师讲视频暂停,利用qq语音进行讲解,直到学生听懂,这样做的效果同学们反映很好,视频和线上互动做到了统一,并且网络效果很好。
2.准备好上课用的各种硬件和软件
《液压与气压传动》这门课程的上课学生人数是80人,加上老师意味着81个人同时在线学习,对网络的要求很高,梁老师在正式上课之前从网上购买了usb转网口的数据线,第一次上课的效果果然不错,没有一次掉线的情况出现,有好几个学生在上课的时候出现多次掉线的情况,梁老师就建议学生有条件的尽量采用有线网络。
梁老师还通过与其他已经上过网课的老师沟通交流经验,得知上课的时候老师和学生最好都采用耳机,这样上课的时候不会出现杂音和回声,通过实践证明的确戴耳机效果更好。
3.管控好学生上课的出勤率和听课专注度
网上教学如何保证出勤率的,这是很重要的。梁老师第一次网上上课的时候,采用打卡的签到方式,但是这种方式不是很直观,通过qq群上课可以很直观的看到多少学生已经上线,哪些同学没有上线。然后在上课的时间点上将这些信息拍照发到群里,没有按照上课时间准时上线的同学信息一目了然,用简单并且省时的方式起到了监管的作用,对学生也起到督促的作用。针对迟到的学生,梁老师通过私下交流原因各种各样:我家的网线换了;我刚才正在刷碗;电脑打不开了等等,针对学生的这些原因,梁老师每次在上课前提前20分钟在群里提醒每位学生做好上课前的准备,打开电脑,检查网络,放掉手里其他的任何事情,为上课做好一切准备。
线上教学不是面对面教学,作为老师不能看到屏幕的另一端学生的实际情况,梁老师采取的措施是:增加提问和互动的环节,如果提问和互动的时候,哪位同学没有第一时间响应,就认为学生上课不认真,对学生进行提醒和督促,通过时间证明多提问多互动是有助于提高学生听课的专注度的。
4.做好课后作业的辅导
老师每次课结束后都要布置课后作业,学生有任何问题都可以通过qq群或私聊与老师进行沟通交流。梁老师强烈建议学生有什么问题先在qq群里与同学之间相互沟通交流,这样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的氛围会影响到每一个人。
梁志涛老师直播课程图片
彭芳老师主讲《plc原理及应用》、《电气工程专业课程设计》两门课程,根据课程的特点,选择了以“qq群直播 超星学习通”的线上教学模式,经过两周的实践后,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上课认真听讲和记笔记,并能较好地回答老师的问题。在第一次课后,将编程软件、电气绘图软件、仿真软件传到群共享,同学们积极下载,并在群里就安装问题进行热烈讨论,很有学习氛围。为了加强学习效果,第二周开始给学生布置项目设计作业,要求定期完成,并采用超星学习通的班级签到功能进行打卡,方便后面记录的查阅和保存。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不懂就通过qq随时随地的询问,作业提交质量较高。教学过程中,彭老师深刻感受到,要充分利用qq直播、网络教学平台 在线指导 布置任务等方法才能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线上教学以其基于网络平台的灵活性和便利性,更能拉近学生与所学知识的距离,目前来看整个课程学习效果较好。
彭芳老师线上教学现场
在线教学期间,机电系的教师们积极开动脑筋,各显神通,结合自己的课程教学内容和授课要求,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呈现出的教学效果更是精彩纷呈。
张伯生老师《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视频截图
张伯生老师课程课件截图
陈倩云老师《服装工业制版》直播课程截图
陈倩云老师课程互动图片
陈震宇老师《机电一体化》直播课程截图
赵屹男老师《自动控制》直播课程照片
曹志民老师直播授课图片
蒋孝锋老师直播课程图片
祝嘉老师用手写板画图讲课截图
唐甜甜老师《人体体型学》直播课程
唐甜甜老师通过直播的形式为学生们生动的讲述了《人体体型学》与《服装设计基础》课程。线上上课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学生们积极主动,有对知识点存在疑问的地方都可以随时提出。同时,每一位同学的提出的问题都能得到及时的解答与反馈,这是直播课程的优点。虽然《人体体型学》的课程少了面授课程中同学们面对面量体互动的环节,但通过案例分析与师生讨论的形式,同样使学生能够充分掌握所学的专业知识。线上直播课程不仅丰富了教师教学的多样性,同时也锻炼着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从机电系3周的在线教学和学习纪实情况来看,充分体现了”网络为本,交互为体,直播为用”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同学们对教学效果较为满意,参与度较高;老师们注重教学互动和形成性评价,切实保障线上教学效果“不落下”。
(机电工程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