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高雷率队赴苏州华兴源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兴源创”)和通富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通富微电”)开展专题调研。聚焦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新模式,探索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副院长赵晓辉、微电子专业负责人魏苗青等青年教师代表,以及苏州工业园区企创职业培训学校校长祝乃飞一同参与调研。
调研首站,高雷一行来到国内领先的测试设备供应商华兴源创。华兴源创人事部门负责人朱艳、技术部门负责人王虎先后介绍了华兴源创在半导体检测、显示面板检测等领域的前沿技术成果,并由工作人员现场演示了高端检测设备的智能化应用场景。高雷副校长对华兴源创的创新能力表示高度赞赏,并介绍了苏州城市学院在应用型学科建设、产业适配人才培养方面的特色优势。
座谈会上,双方围绕“智能制造人才培养”展开深度交流,就共建校企联合实验室、开发定制化课程、设立企业导师制等合作方向达成初步共识。高雷副校长指出,华兴源创的技术优势与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的教学资源高度契合,未来可依托真实生产场景,将产业需求融入教学实践,助力学生成长为“懂技术、能创新”的复合型人才。
在第二站通富微电,企业常务副总经理周仁方、设备部总监朱军、人力资源部总监苏晨、人力资源部经理倪玲玲等高管团队热情接待了调研组。苏晨详细介绍了通富微电在集成电路封装测试领域的技术布局及人才战略,强调企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高雷副校长从学校定位、学科特色、社会服务等方面阐述了苏州城市学院的发展规划,提出“校企协同构建人才蓄水池”的愿景。
双方就共建产教融合基地、联合开展实习实训、培育“双师型”教师队伍等议题进行务实探讨。高雷副校长表示,通富微电作为行业龙头,其技术链与学校微电子等专业发展方向高度匹配,可通过“课程共研、师资共享、平台共建”实现资源互通,打造“教学—实训—就业”一体化培养体系。会后,调研组实地参观了通富微电智能化生产车间,近距离感受集成电路封装测试的先进工艺。
此次调研是苏州城市学院主动对接区域重点产业、推动教育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的重要举措。高雷副校长强调,学校将持续深化“校企协同、工学结合”培养模式,通过“走出去”与“引进来”双向发力,将产业前沿技术、真实项目案例融入教学,培养更多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华兴源创与通富微电相关负责人均表示,期待与苏州城市学院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在技术攻关、人才共育、成果转化等领域开展多层次合作,为苏州集成电路与智能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新闻来源: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 图、文:蒋迪 审核:赵晓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