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未来3年法国来华留学生突破1万人,欧洲青少年来华交流规模翻一番”的重大倡议,6月5日下午,我校国际合作交流处与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及苏州市姑苏区人民政府沧浪街道社区教育中心合作举办法国让·莫内艺术学院留学生交流活动。来自法国让·莫内艺术学院的10名留学生,我校国际合作交流处处长王宁,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院长姜嶓,苏州市姑苏区人民政府沧浪街道社区教育中心负责人刘晴,及相关工作人员参加活动。
留学生们首先来到我校,跟随基础教学部马思恩老师共同体验中华武术,通过学习中华传统武术的入门基石——五步拳,感受中国功夫的力与美、刚与柔,理解武术背后所承载的礼仪、专注、坚韧、和谐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体验过程中,曾效力于法甲女足的中国著名女子足球运动员李梦雯也来到活动现场,与留学生们亲切交流。
随后,留学生们走进苏州市姑苏区沧浪街道,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江南文化探秘之旅”。留学生们先后参观了况公祠、苏州警察博物馆、江苏按察使署旧址等历史遗迹,并亲手体验了苏州泥塑制作,在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独特魅力。
寻访历史遗迹,触摸古城文脉
在沧浪街道社区教育中心精心安排的文化导览下,留学生们首先来到况公祠,这座为纪念明代清官况钟而建的祠堂,以其庄重典雅的建筑风格和廉政文化内涵,让外国学子们对中国古代的吏治文化有了直观认识。随后,他们走进苏州警察博物馆,通过丰富的史料和实物展品,了解苏州近代警务发展史,感受城市治理的变迁。最后一站是江苏按察使署旧址,这座始建于清雍正八年的官署建筑群,曾是林则徐等历史名人办公的场所,如今通过实体化、视觉化展示,让留学生们在沉浸式体验中领略古代衙署的威严与智慧。
非遗泥塑体验,指尖上的江南艺术
苏州泥塑是苏州传统美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它分为大型神佛塑像和虎丘泥人两类,神佛塑像细腻雅致,虎丘泥人写实,多以戏文为主题,融合了多种艺术与学科知识,极具艺术、历史文化研究价值。在江苏按察使署旧址的非遗工坊内,留学生们参与了苏州泥塑非遗体验,其作为沧浪街道非遗孵化项目积极申报第七批姑苏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高级工艺美术师关惠现场示范,指导大家调制颜料、彩绘、封釉。一位法国留学生兴奋地说:“泥塑的触感很特别,每个人都是十二生肖盲盒,太有趣了!”另一位留学生则对泥塑背后的文化故事着迷:“原来《红楼梦》里提到的虎丘泥人就是苏州泥塑,这种传统工艺既有艺术性,又充满生活气息。”
集章打卡,珍藏活动记忆
此次活动特别设计了集章打卡环节,每位参与者领取了一本精美的游学手册,内含各点位的历史知识及趣味问答,还可扫码观看游学vr,感受在“游”中“学”,在“学”中“游”的美好体验。在况公祠、警察博物馆和按察使署旧址,留学生们纷纷收集游学特色印章,精美的印章图案受到同学们的一致认可。另外,在江苏按察使署内,新开设的篆刻艺术展吸引了他们的目光,留学生们尽情欣赏中式篆刻艺术美学,进一步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
此次交流活动不仅让法国留学生深入了解了苏州历史与非遗技艺,更通过互动体验拉近了他们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距离,实现了跨越文化和空间的深层对话。未来,我校将进一步深化与在苏兄弟院校及地方文旅资源合作,切实做好来华留学生教育交流工作,共同传播苏州城市魅力,讲好中国故事。
新闻来源:国际合作交流处(港澳台办公室) 图:潘涵、刘晴 文:潘涵、刘晴 审核:王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