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力播)解码“苏味”饮食密码-火狐体育

发布时间:2025-04-23

  谷雨时节,姑苏城氤氲着春茶的清香。在“4·23世界读书日”即将来临之际,今天(4月19日)下午,苏州图书馆“苏州大讲坛”迎来一场独具匠心的文化盛宴。苏州城市学院康养产业学院负责人、副教授张宇以陆文夫经典小说《美食家》为钥匙,带领70余位不同年龄层的听众开启“苏式生活”的文化解码之旅,在文学与美食的跨界对话中,探寻江南饮食文化的现代传承密码。

  “一碗头汤面,宽汤重青;一尾松鼠鳜鱼,酸甜酥脆;一碟鸡油菜心,清香甜糯……”讲座伊始,张宇用《美食家》中鲜活的饮食场景勾勒出苏州“不时不食”的节气密码与“食不厌精”的工艺美学。这位深耕饮食文化研究多年的学者指出,《美食家》主人公不仅是饕餮客的艺术化身,更折射出江南文化“大雅即大俗”的辩证智慧——从葑门横街的市井烟火到拙政园的文人雅集,苏州人将生活美学凝练于杯盘碗盏,这正是“苏味”饮食文化的灵魂,也是其超越地域的永恒魅力所在。

  作为长期研究《美食家》的学者,张宇在北大核心期刊发表的两篇学术论文中,系统剖析了小说中的科学饮食观与非遗技艺传承。他特别提到,《美食家》首创“美食家”一词,并赋予其多重内涵:既需精通烹饪技艺与营养理论,又要具备文化阐释力与社会责任感。他认为,“如今,‘美食家’已不仅是品鉴者,更应是非遗传承人、文化传播者与产业推动者。”

  “饮食文化振兴,离不开科学普及与公众参与。”作为省级社科重点课题负责人,张宇始终致力于将学术成果转化为大众语言。讲座现场,他通过互动问答、实物展示等形式,向青少年讲解“谷雨吃乌米饭”“白露品大闸蟹”的养生智慧;带领老年听众重温老苏州的饮食记忆;更与苏州城市学院烹饪社的学生探讨如何用短视频推广非遗技艺。

  这种接地气的科普理念,也体现在张宇的学术研究中。在《由〈红楼梦〉和〈美食家〉品评苏州、扬州饮食》等论文中,张宇以文学经典为媒介,揭示两地饮食“精美、隽永、典雅”的共性。他认为,从《红楼梦》的茄鲞到《美食家》的西瓜盅,菜肴背后蕴含的不仅是技艺,更是江南文人“景、器、食一体”的美学追求。“让年轻一代读懂这些文化密码,传统才能历久弥新。”这位学者的话语引发在场00后学子的阵阵掌声。

  “一碗面、一块糕,承载的是一座城的记忆。”苏州城市学院“烹饪社”学生王同学感慨,“今天的讲座让我明白,美食既是手艺,也是文化传承的使命。”

  据透露,张宇的下一目标,是编纂《苏味饮食文化》,为“舌尖上的苏州”留下一份详尽的系统性文化档案,持续推动苏州非遗美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本文刊载于:引力播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