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4月30日),苏州城市学院低空经济微专业正式开班,首批131名跨专业学子将开启面向未来的“天空赛道”学习征程。
低空经济作为新型产业,当下正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苏州作为全国首批低空经济示范区,正积极构建“天空之城”的宏伟蓝图。今年4月28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发布“双千”计划急需紧缺“微专业”建设方向的通知》,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十二个产业领域方向设置微专业,并将微专业纳入教育部备案,学生完成学习后,可在学信网进行认证。
苏州城市学院紧跟国家战略步伐,依托长三角地区的区位优势和苏州低空经济产业集群优势,于今年开设了低空经济运营管理、低空设计与服务、智能无人机系统与应用、无人机智控与视觉检测技术、低空智能检测等五个微专业。每个微专业设计了5到6门“迷你”但具有前沿性、实践性的核心课程,通过小班化教学、校企双导师协作,以实战为导向,重技能提升、项目实训和竞赛考证,全面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开班仪式上,苏州城市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高雷表示,作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开设低空经济微专业是学校顺应时代、优化学科布局的关键一步,也是履行高等教育服务社会使命的生动实践。他希望同学们能够参与到实际的低空经济项目中,积累宝贵的实践经验,在“天空赛道”上展翅高飞。
现场,数字与经济管理学院、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等5个二级学院与苏州低空科技有限公司、红隼航空科技(苏州)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签署合作协议,高雷为企业授牌“微专业共建单位”,学院教务处处长许宜申为企业导师颁发聘书。未来,校企将携手开展微专业的建设,企业利用丰富的技术与资源,为微专业建设提供行业需求分析、课程建议等,同时为表现优异的学生提供相应的实习和就业推荐机会,进一步保障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活动当天,苏州市航空产业发展集团总经理周建光以《低空经济的国家政策与苏州实践》为题,为同学们开展讲座。苏州恒井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官建军围绕“走向低空繁荣-无人机未来20年”主题进行分享,给同学们带来新的启迪。
本文刊载于:引力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