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时节,茶韵飘香。位于江苏省苏州市的苏州城市学院校级重点课程《江南苏味美食营养与非遗技艺》与《非遗手作》迎来了一场学期收官之作——“康养 茶”跨界融合主题活动。活动紧扣“加强产业与康养跨界融合”核心议题,广邀茶、中医药、美食等苏州特色产业领域的专家学者与非遗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共同探讨如何将历史经典产业的智慧融入现代人才培养,打造集休闲疗愈、身心调节于一体的康养场景,创造独特消费体验。这既是对课程教学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该校积极响应有关于历史经典产业高质量发展号召,将非遗美育融入人才培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又一生动实践。
课堂上,虎丘茶制作技艺传承人、碧螺春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虎丘三花茶窨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唐华军深入浅出地解读了苏州茶文化的精髓及其背后承载的匠心精神与非遗价值。唐华军还现场展示了虎丘三花茶制作技艺,并带领140余名大学生一同泡制茉莉花冷却茶,让师生们体验了非遗技艺的独特魅力。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副所长王朝园系统梳理了苏州饮食文化形成的地理与历史脉络,深刻阐释了非遗技艺在传承与创新中的核心地位。姑苏区政协委员、苏州市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夏冰则以《江南饮食文化漫谈》为主题,用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史料,勾勒出江南饮食文化的雅致与意趣,展现其深厚的人文内涵。《江南苏味美食营养与非遗技艺》课程团队负责人、康养产业学院副教授张宇在活动中就“康养 茶 中医药(药食同源) 美食”的融合创新进行了主题发言。他详细阐述了课程如何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紧密结合苏州本地产业特色,引导学生认识并体验这些产业特色主题在康养领域的应用潜力。
据了解,苏州城市学院积极践行“推动历史经典产业纳入非遗美育教育”理念。通过将行业专家、非遗传承人“请进来”传授技艺与文化,同时组织学生“走出去”进行实地研学。
苏州城市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黄涧秋强调:“这种‘请进来’‘走出去’的教学模式,有效深化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紧密对接了苏州产业发展需求。学校正通过创新方式,打造特色课程,着力培养更多‘懂苏州、爱苏州、建苏州’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活动现场,苏州城市学院副校长黄涧秋、教务处处长许宜申、团委(美育中心)周云共同为唐华军、王朝园、夏冰3位专家颁发了聘书。张宇代表学校向苏州市虎丘茶厂授予了课程共建铜牌,标志着校企合作在非遗传承与康养产业人才培养领域迈向了新台阶。
本文刊载于:学习强国强国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