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人:陶砚蕴
主讲时间:2025-02-27 10:00
主讲人简介:陶砚蕴,博士、博士后、苏州大学副教授,信控系副主任,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计算智能、机器学习、生物医学工程。苏州市科研院所紧缺人才计划、王宽诚教育基金会学术交流计划、江苏省双创“科技副总”、苏州大学建行奖教金、2016-2017、2018-2019苏州市自然科学论文三等奖。苏州市计算机学会科技奖二等奖、苏州市医学会科技奖三等奖,中国发明协会创新奖。第一/通讯作者发表各类论文30多篇,其中sci论文17篇;参加国际联合神经网络会议ijcnn、国际生物信息与生物医学工程会议bibm、欧洲神经网络会议icann、遗传与进化计算会议gecco、神经信息处理iconip、演化计算大会cec。已授权发明专利7项、实用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11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中国博士后面上项目、江苏省博士后科研a类项目、江苏省高校项目1项、苏州市工业基础项目和民生科技项目各1项、江门市博士后创新实践项目。
主讲内容:当前ai产业处于高速增长期,但盈利模式仍面临成本高、同质化竞争等挑战。未来,开源模型降本、垂直场景深化将成为突破方向。2024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场规模预计达1.64万亿元(人民币),中国核心产业规模突破6000亿元,2025年全球市场或达2.3万亿元,中国有望超过7000亿元。人工智能时代已经到来。 作为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理论实践创新主体之一的高校,在人工智能浪潮中该何去何从?人工智能时代的高校需主动拥抱变革,既要成为技术创新的引擎,也要坚守教育本质——培养有创造力、责任感和社会关怀的人才。通过教育模式重构、科研生态升级和全球化协作,高校将在ai浪潮中持续引领人类文明的进步。
讲座地点:尊师楼214
主办部门:智能制造与智慧交通学院
主讲时间:2025-02-27 10:00
主讲人简介:陶砚蕴,博士、博士后、苏州大学副教授,信控系副主任,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计算智能、机器学习、生物医学工程。苏州市科研院所紧缺人才计划、王宽诚教育基金会学术交流计划、江苏省双创“科技副总”、苏州大学建行奖教金、2016-2017、2018-2019苏州市自然科学论文三等奖。苏州市计算机学会科技奖二等奖、苏州市医学会科技奖三等奖,中国发明协会创新奖。第一/通讯作者发表各类论文30多篇,其中sci论文17篇;参加国际联合神经网络会议ijcnn、国际生物信息与生物医学工程会议bibm、欧洲神经网络会议icann、遗传与进化计算会议gecco、神经信息处理iconip、演化计算大会cec。已授权发明专利7项、实用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11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中国博士后面上项目、江苏省博士后科研a类项目、江苏省高校项目1项、苏州市工业基础项目和民生科技项目各1项、江门市博士后创新实践项目。
主讲内容:当前ai产业处于高速增长期,但盈利模式仍面临成本高、同质化竞争等挑战。未来,开源模型降本、垂直场景深化将成为突破方向。2024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场规模预计达1.64万亿元(人民币),中国核心产业规模突破6000亿元,2025年全球市场或达2.3万亿元,中国有望超过7000亿元。人工智能时代已经到来。 作为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理论实践创新主体之一的高校,在人工智能浪潮中该何去何从?人工智能时代的高校需主动拥抱变革,既要成为技术创新的引擎,也要坚守教育本质——培养有创造力、责任感和社会关怀的人才。通过教育模式重构、科研生态升级和全球化协作,高校将在ai浪潮中持续引领人类文明的进步。
讲座地点:尊师楼214
主办部门:智能制造与智慧交通学院